第二百六十四章幌子
梓涵沉吟半响,清河王府的赏花宴?这帖子来的过于突然了些。 而且,清河王爷回京的消息未曾在京都之中传开,这……难道说其中有何蹊跷不成? 想到此,梓涵狐疑地望望上官宸,见其面色平淡。 显然对于明日的赏花宴已然知晓,心下有了计较,随后对着门外的梦洁说道:“我知晓了。” 清河王府下的帖子,不论是谁亦是要给清河王府这个面子,只因他是当今圣上唯一的亲叔叔。 “是。” 待门外歇了声,梓涵看着依旧动作不变的梓桐,面色一瞬间难看异常。 察觉到梓涵面色的变化,上官宸叹了口气,颇为不耐地说道:“起来吧!” “谢皇上。” “哼……” 梓桐直起身,不理会上官宸的冷哼声,凤眸微眯地看着面色冷凝的上官宸,心中霎时有些不满。 不满于这个男人贵为皇帝,竟然三番两次夜探自家妹妹的香闺,虽然此时是在白日,称不上为夜探香闺,但丝毫遮掩不了他心中对他的不满。 而且前些时日以及现……外面不利于妹妹的市井流言,追根究底,罪魁祸首皆是他造成的。 虽然妹妹身怀有孕,是意外,亦是迫不得已,若当日他处在爹爹的位置上,亦是会毫不犹豫地那般选择吧!毕竟清白与妹妹相较而言,孰轻孰重立见分晓。 梓涵将上官宸与梓桐的神情看在眼中,心下暗叹,不知为何,哥哥虽然说不上对上官宸不甚满意,可上官宸对哥哥的敌意甚是明显。 而她处在中间,亦是难做。 不想二人继续这般下去,率先启口说道:“皇上,娉婷郡主明日的赏花宴,是为何?” 上官宸睨了梓涵一眼,随即便将视线移开,冷哼一声,不言语,上官宸的做派使得梓涵一窒,小倔性子倏然而至,暗下里甩开上官宸的大手,走至梨木椅上,重又坐下。 梓桐见此,嘴角上扬,扬起一抹好看的弧度,走至梓涵身侧,立在其身后,摆出一副守护者的姿态。 上官宸讪讪地撇了撇薄唇,玉石之声在屋中响起,“你们兄妹二人适才在说什么?咳咳……” 半响,未得到任何的回应,上官宸熟门熟路地走至梓涵身旁的梨木椅上坐下,对立在梓涵身后的梓桐,扬声说道:“你也坐罢!” “臣子谢皇上。”对于适才所言,梓桐心中颇为无奈,这……好似是昌邑侯府……这……好似是梓涵居…… 虽心中颇为无奈,梓桐亦是明了,上官宸是天齐的帝王,整个天齐的江山皆是他的,更何况是这小小的昌邑侯府,昌邑侯府在京都中的地位,只需帝王的一句话。 要你存在,你便会存在,若让你亡,而你便必须亡。 存亡皆在帝王的一念之间。 “娉婷回来了,恰好是赏花时节,特去皇宫请了旨意,这才有此赏花宴。”上官宸对梓涵柔声解释梓涵先前的疑问。 梓涵佯装未曾听到一半,端起案几上的茶盏,递至唇瓣边,待要喝之时,上官宸倏然大手将茶盏抢了过来,整个动作小心翼翼,生怕茶盏中的茶水将梓涵烫伤。 梓涵挑挑眉,凤眸中略显怒气,上官宸见此,出声解释道:“你现如今身怀有孕,不宜饮用茶水,茶水过于阴凉,对你的身子会有妨碍。” “这不是茶水,这是用上好的人参泡制的银耳糖水。”梓桐在一旁解释道。 随着梓桐的话落,上官宸手上的动作一愣,狠狠地瞪了多嘴的梓桐一眼,梓桐一愣,随即不甘示弱地回瞪过去。 现如今,梓桐已然不曾将上官宸当成帝王看待,只当做梓涵的未来夫婿,他未来的妹夫般看待。 上官宸对于梓桐对他的这种态度,可谓说且喜且怒,喜的是,他不再将他当成高高在上的皇帝看待,这是他所乐意见到的;怒的是,他适才说话的语气,其中掺杂着明显的鄙夷以及挑衅。 梓涵见二人又要开始,随后自上官宸的手中接过银耳糖水,淡淡地说道:“皇上怎么此时出现在臣女这小小的梓涵居?” 语气中满是不满,上官宸何曾听不出来呢,讪讪地摸摸鼻尖,他能告诉她,他想念与她吗? 事实告诉他,此时不是好的时机,皆因,梓桐在侧。 随后避过梓涵先前的问题,说道:“我听你们兄妹二人适才在说独孤御韫?” 梓涵睨了上官宸一眼,其中意味不言而喻。 上官宸冲梓涵温柔一笑,梓涵愣了一下,心中的窒闷感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,上官宸见目的达到了,继续说道:“独孤御韫不似传言那般温文无害,他的心机不可小觑,涵儿切记,不可与他直面相对。” 对于上官宸关心的言辞,梓涵不予反驳,点点头,虽然已得到梓涵肯定的答案,但上官宸亦是不甚放心,随即说道:“明日赏花宴,独孤御韫和独孤闻人亦会前往,若是直面对上,切记避过他们。” “可是发生了何事?”梓涵隐隐察觉出不对劲来,轻声询问道。 听的梓涵的疑问,上官宸颇为无奈地撇撇嘴,他就知晓,定是瞒不过梓涵,肃声道:“独孤御韫此时正在派人全力寻找那对母女。” 仅仅一句话,梓涵与梓桐瞬间明了,相视一眼,梓涵说道:“皇上的意思是,怕以涵儿要挟?” “不,他们口中所言的寻长公主,是个幌子。”见梓涵一脸的诧异,继而说道:“他们恐怕是为天齐,亦或是还有其他的目的!” “为天齐?”兄妹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。 上官宸想到隐在方澜的探子探的讯息,面色冷凝,“恩,探子回报,三十年前,方澜确实丢失了一位公主,亦是长公主,不过,当年走时的长公主在二十年前已然寻回,寻回后,便死在后宫的争斗中,在长公主寻回之时,未曾对外宣称,只有皇室之人知晓,所以,长公主死后未曾昭告。”